方璧

作者:市党史办工作人员 发布时间:2022-06-08 15:52 信息来源: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阅读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方璧(1914-1942),原名彩菱,别名采琳,女,歙县北岸五渡村人。1938年奔赴延安,先入抗大二分校,后到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从事文学和戏剧创作,同时兼做演员。先后创作小说《小玲子》、戏剧《街头小景》、《一块去》等宣传抗日救国的文艺作品,并在战地演出《日出》等进步剧目。1942年4月13日,在山西崞县(今原平县)神岗头村被敌包围,在突围中不幸牺牲。

方璧幼年随父母生活于浙江德清县新市镇,后考入上海爱国女子中学。1935年,因对包办婚姻不满,遂赴上海,寄居姐家,接受姐姐、姐夫革命思想熏陶。1936年,执教虹口小学,并加入进步组织读书会。“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她走向街头积极参加到运送伤员、送粮送药的抗战。不久,淞沪失守,方璧回到家乡歙县。

1938年5月,经读书会会员、四川作家胡兰畦介绍,方璧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第二分校学习。1939年7月,分配至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后被军区授予“模范社员”称号。在话剧《日出》中扮演小东西,出神入化,受到聂荣臻赞扬。1942年,随定襄县基干游击队在山阴等地区活动。4月12日,在崞县(治今山西原平)神岗头村演出。13日,由于汉奸告密,200余名日军包围村庄,方璧在突围时英勇牺牲,年仅2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