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徽戏

作者:gov 发布时间:2016-01-18 00:00 信息来源:市志办 阅读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徽剧是一个古老、悠久、艺术遗产十分丰富的剧种。起始阶段流行于徽州及安庆、池州、太平一带,的在南方亦流传甚广,对许多剧种产生过巨大影响。它的剧目很丰富,共约有传统剧目1404个,能见到的本即有753个。其内容从列国纷争、宫迁大事、神仙鬼怪到民间生活故事,应有尽有。徽剧的音乐、唱腔优美、完整。主要可分青阳腔、四平腔、徽昆、吹腔、拨子、二簧、西皮、花腔小调共九类。而以吹腔、拨子、皮簧为主要声腔。吹腔轻柔委婉,情意绵绵;拨子高亢激昂,苍劲豪迈;皮簧则比较通俗流畅,与京剧的皮簧相近但更粗犷、古朴。徽剧的表演艺术更是丰富多彩,技艺精湛。文戏以载歌载舞、委婉细腻其特点;武戏以粗犷、炽热、功夫精深、善于高台跌扑而震惊观众。生活小戏以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风趣、诙谐和语言吸引着观众。舞台画面多采多姿,具有雕塑造型美。

  清初,徽剧盛行于安徽及江浙一带,在南方流布甚广;清中期,风靡全国。清乾隆年间,"三庆"、"春台"、"四喜"、"和春"四大徽班先后进入北京演出,名噪华夏,这就是著名的徽班进京。清道光、咸丰年间,徽剧在北京同湖北汉剧等剧种结合,逐渐演变成京剧。清代后期,京剧兴盛,徽剧艺人多改学新腔,但徽剧在徽州部分地区仍然流行。徽剧是一个包罗万象、五彩缤纷的艺术宝库,是新安文化灿烂篇章的重要一页。

    【目连戏】

    戏曲剧种。一称“还愿戏”,源于唐代目连变文,以“目连救母”故事为主要情节。明、清时流行于皖南等地。九华山及青阳、石台、贵池一带均为其流行地,且极为兴盛。明万历年间,徽州祁门人、剧作家郑之珍(1518-1595)根据民间流传的变文和说唱“目连僧(俗名‘傅罗卡’)冥间救母”的故事编写出《目连救母劝善戏文》(简称《劝善记》),分上、中、下3卷,计108折(出),历叙傅相之妻刘青亵渎神明,被打入地狱,其子傅罗卡救母心切,遍历十殿地狱,终于母子团圆的过程。剧中吸收了许多民间传说和故事,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演出中将“唱、做、念、打”融为一体,穿插以筋斗、跳索、蹬坛等杂技表演,在戏曲表演艺术上独树一帜,对其他剧种产生较大影响。剧中集儒、释、道三教思想为一体,融会贯通,流布广泛,在中国戏剧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相传,今石台县“大演”(乡)地名,即因明末吴应箕回故里见目连戏演出盛况,当即书下“大演”2字而得名。在青阳县及九华山一带,目连戏演出形式有二:一为演员直接扮演,谓之“大目连”;二为演员操木偶演唱,谓之“托目连”。一般以春、秋两季为盛,有“稻旺戏”(秋收)、“堂会戏”(公堂办,每5年或10年一届)、“庙会戏”(朝九华山)、平安戏、香火戏(还愿)等名目。演唱时间1、4、7、10日不等。唱腔多保留青阳腔“滚调”特点;角色分生、旦、未、净、杂、襟;脸谱有鬼脸、标脸、花脸等5类。

    【徽州傩戏】

    傩是中国远古时腊月里驱鬼逐疫的一种祭仪,源于原始巫舞。人们戴着面具,把自己装份成比臆想中的鬼疫更凶猛狰狞的傩神,跳着凶猛、狂热的舞蹈来驱邪。汉代就开始有“方相舞”和“十二神舞”的名称。后来傩逐步向娱人悦众方面演变,加强了其娱乐成分,内函也大为丰富,其中包含了驱邪扶正、祭祀先祖、祈福求安、祝祷丰收等内容,出现了表现劳动生活与民间传说故事方面的节目,发展成为戏曲形式,形成傩戏。
    徽州傩活动历史上一直很普及,明清更为盛行。祁门县立春前的一天,县令要率领下属到城东郊占卜水旱,老百姓则扮戏相从,立春日则祭祀太岁行傩。其它县也是如此。如果说春祀傩仪尚带有古傩驱鬼逐疫意义的话。在民间迎神赛会中出现的傩,侧纯粹是一种娱乐了。明嘉靖时,歙、休宁县二月二十八日举行纪念汪华的游行活动,人们戴着面具,在队伍中边歌边舞,即为傩戏。婺源县是徽州诸县傩活动最为兴盛的县份,历史上有“三十六傩班,七十二狮班”之说,往往狮傩同游,一边舞狮,一边是傩舞,以酬神娱人,故有“狮傩会神”这称。
    大约从清中叶开始,傩舞向傩戏方面演变。清光绪年间,休宁茗洲吴氏春秋二祀请傩戏演员来演戏成为宗族定例,并且是搭台演戏,显然吴氏的傩已经是舞台表演,成为傩戏。
    20世纪80年代中期,徽州地区文化部门曾对徽州傩进行过一次全面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傩文化至今在徽州地区仍有比较多的遗存,既有舞,也有戏。系统保存了傩由祭祀舞蹈到舞台戏剧的演变实态。

    【徽剧武戏】

    徽剧武戏是注重武打场面和武术表演的徽剧剧目。徽剧演员擅长武打表演,具有传统性的武打功夫。他们融传统武术、民间杂耍于戏剧表演中,发展成徽剧武戏的特殊招式。明清以来,徽州武戏盛行,《七擒孟获》、《八阵图》、《水淹七军》、《齐王点兵》、《反昭关》、《战长沙》、《古城会》、《百花赠剑》、《淤泥河》等,就是著名的徽州传统武戏剧目。直至近代徽戏大名家王鸿寿,人称“活关公”。即是因擅演关公戏而著称。万历年至明末,在安徽境内演出的武戏,见于曲选者,有《古城记》、《金貂记》、《金锏记》、《调弓记》、《千金记》、《白袍记》等,在曲选目录中占有显著地位。徽剧演员以其特有的武戏表演技艺,具体形象地表现此类剧目中古代战争的场面与特征,给观众以很好的艺术享受。 

  【徽州乐舞】

    徽州人历喜歌舞。民间歌舞广为流行,丰富多彩。徽州民歌有山歌、舞歌、号子、小调和新民歌等。音调带有鲜明的江南色彩,古朴、典雅、委婉、高亢。流行在太平、黟县青弋江流域的《放排.上滩号子》,是放排工人在急水滩上泥水背纤,为减少劳动强度,焕发劳动力量的集体创作,而今仍在水运工人中流行。徽州民俗小调尤具特色,如民间婚礼中的《哭轿》、《接房》、《敬酒》、《交杯》、《撤帐》等,与婚礼仪式紧密配合,成套演唱,饶有兴味。徽州民间舞蹈素来盛行,流传至今的还有仗鼓舞、扑蝶舞、狮子舞、蚌壳舞、龙凤舞、麒麟舞等等。据1983年安徽省民间舞蹈调查,徽州保留的民间舞蹈就有40多个。这些舞蹈,大大丰富了徽州民间的文化生活,至今还发挥着他们的重要作用。

  【采茶戏】

    流传于祁门县的一带的地方剧种。源自江西,原名叫“饶河调”。清初流传至闪里、历口、奇岭等地,经过老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具有茶乡特色的祁门采茶戏。采茶戏曲调优美,有西皮、唢呐皮、二凡、反二凡、拨子、秦腔、高二凡吹腔、文词、南词、北词、花调等数十种。
徽州地区的其他剧种还有傀儡戏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