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徽州区文物古迹---潜口民宅
潜口民宅明、清民居集中保护工程,在国家、省、市、县(区)党委、政府及国家、省文物局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文化文物部门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已相继建设完工,24幢各具特色的明、清徽派民居纷纷在潜口紫霞山庄落户。潜口民宅明、清民居集中保护工程的完成,不仅为古老的山庄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且为古建筑的易地保护创造了一条经验。工程共用时19年,耗资1500万元,其间许多人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现将这项工程的缘起和经历撰成一文。展示给读者,并以此文记录这一事件的历程。
歙县历史悠久,据史书地理志和地方志记载:歙县建置于秦。至今已历2200余年。自宋以来,歙县即为徽州府所在地,为徽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歙县历来文风昌盛,是程朱理学的发源地。宋儒程颐、程颢和朱熹的祖籍在这里,有“程朱阙里,东南邹鲁”之称。宋元以降,迨至明、清,文风尤为鼎盛,学院林立,艺苑繁荣,名流荟萃,文人辈出。与此同时,徽商在全国各地崛起,财势雄大,他们纷纷“盛馆舍以广招宾客,扩祠宇以敬宗睦族,立牌坊以传世显荣”。这样就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传世文物和大批珍贵的古建筑,成为引人向往的胜地。
歙县城乡各地拥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尤以明代建筑更具地方特色,其中明代建造的民居、祠堂和石坊,保存数量之多,精致程度之高,留存年代之久,都属全国罕见。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全县尚有明代民居110余幢,明代祠堂27处,明代石坊43座。其中被列为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近百处,不少文物保护单位和其它名胜古迹已成为对外开放的旅游点和游览区。大批的古建筑吸引了许多中外学者、专家和游人来歙参观考察。清华大学、南京工学院、同济大学、浙江美院、国家建设部建筑历史研究所、建筑史学会的建筑师和专家以及美国、日本的建筑考察团、讲坛社的友人纷纷前来参观考察。
解放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文化文物管理部门,对保护古建筑做了大量工作,抢救和保存了一批古建筑。但是很多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建筑,由于年久失修、陈旧、腐烂、地形低洼等原因,已无法就地保护,损坏很严重。如南京工学院刘敦桢、张仲一、曹见宾教授等分别于1952年和1956年两次到歙县各地考察的资料所列举的明代建筑有23处,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只剩下13处了。针对当时情况,歙县文化文物部门提出了“就地保护为主,适当拆迁复原、集中保护为辅”的初步设想并积极上报上级文化文物部门。经国家文物局、国家建设部建筑历史研究所、中国建筑历史学会等部门的专家、学者以及省、地文化、建设部门的领导同志和专业人员的多次实地考察,达成共识,同意这个方案,认为:在保护方法上,仍以就地保护为主,但对一些较为典型而又不宜于就地保护的(如地势低,四周环境极不安全,人为损害极严重等)明代民居,有必要采取拆迁复原,集中保护的措施,这样即便于维护管理,又便于参观考察。同时方案得到省、地、县党政领导的赞同和支持。1981年10月全省文物工作会议在歙县召开,南京工学院古建专家潘谷西教授在会上提出了“文物保护要与发展旅游事业相结合”,并建议安徽除报“四大名山”(黄山、天柱、九华、白岳)外,还要报一个“徽州古代民居旅游点”。1982年5月,国家文物局副局长沈竹同志、文博处处长吕济民同志来歙实地视察后,对建立“明代民居建筑群”达成一致的意见,并列入了全国文物保护工作计划。
根据这个计划安徽省文物局于1982年9月21日批准在歙县建立明代民居博物馆,歙县计划委员会根据省文物局通知,于1982年10月7日批准这一工程。随后,歙县文物部门委托徽州古建筑研究所编制了设计方案上报上级文物部门。1983年中国建筑史学会在安徽凤阳召开年会,会上对这项工程的设计方案、图纸等资料进行了审查。会后,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古建专家单士元同志偕同国家建设部、历史研究所的领导和建筑师、工程师一行,受国家文化部文物局的委托,亲自到歙县选址和审定拆迁复原规划方案。根据时任歙县博物馆馆长胡承恩的提议,考察组对歙县圣僧俺、潜口等地进行了考察,最后确定潜口为“建筑群”新址。主要依据是:潜口地处黄山南大门,是进入黄山的主要通道,西距屯溪23公里,东距歙县18公里,从浙、赣、沪进入黄山,时为必经之地。潜口是明代民居较集中的村庄,有悠久的文化历史,除明代民居外,尚有耸立村四周的塔、祠、坊等多处特色明代建筑。紫霞山为黄山第一峰,是古时佛教胜地,明清时曾有“栗亭四顾山房”、“水香园、绿参亭”等名胜。据地方志载,清初名流黄宗曦、施闰章、梅庚、靳治荆等均涉足其间,并有题记载诸史文集。“文以地生辉,地以文益秀”。昔时的建筑物,如今虽已倾圮,但遗迹尚可查考,在这里建立明代民居建筑群,可以充分利用文物资源和人文景观,增添黄山游览线上的光彩。
根据“拆迁复原规划方案”歙县方面进行了设计并获得通过。建筑群设计占地26亩,后山林地约50亩,地形高差25米。计划拆迁复原10幢典型的民居、祠堂、牌坊、路亭、石桥等不同类型明代建筑,按照徽州明代山庄形式总体布局,每幢建筑物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中间铺筑石板过道,房屋前后辟有石坦,周围栽植传统的花卉、树木,加以点缀。
工程于1984年正式动工,为加强领导,歙县人民政府成立了“歙县明代民居博物馆筹建组”,由胡华铎同志任组长,许茂盛同志(当时潜口乡长)任副组长,具体负责拆迁复原工程的管理工作和建馆事宜,并由徽州古建筑研究所和徽州古典园林建筑工程公司承担全部测绘、规划设计和拆迁复原施工任务。
集中保护工程的经过
拆迁复原工程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也是一个新的课题,必须坚持“不改变原状”的原则,做到“修旧如旧”。为确保拆迁复原成功,采取了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的方法逐步推行。具体做法是:
1、 先选择结构较为简单,建筑规模较小的“善化亭”进行拆迁复原试点,配合设计、施工单位培养技术骨干,摸索方法,摸索经验,再拆迁复原结构复杂、建筑面积大的民居和祠堂;在进度上,也是先慢后快,先松后紧。在“做旧”技术上,征得国家文物局文保科研所专家同意,墙皮一律暂不做旧。木构件做旧按照不改变颜色、不改变形状的要求进行技术处理。1985年“善化亭”拆迁完成,效果较好,方法基本上是对的,得到多数古建筑专家的好评。
2、对每幢计划拆迁的古建筑,拆迁前先进行勘查测绘、调查研究、搜集资料,制定拆迁方案。绘制平、立、剖面图和主要构件及细部大样图,拍摄外部和各细部照片,对已毁的局部结构,采取召开老年人座谈会、上门访问、基础发掘等形式,反复调查、征求意见,找到根据后,再拟出修缮复原设计方案图。对还没有把握的复原方案图,就与有关古建专家研究,如“乐善堂”等的复原方案图,曾派专人去北京请国家文物局罗哲文、祁英涛等高级工程师审查、修改;“方文泰宅”的复原方案,曾聘请南京工学院刘叙杰等教授来工地现场会审,征求他们的宝贵意见,进行反复修改;“苏雪痕宅”的复原加固方案,曾报请省文物局,经省局和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专家到现场反复考察研究后才确定下来;对目前还找不到根据的部位(如司谏第的八字墙),就暂不复原,宁可留下来,今后进一步研究。复原方案确定后,再绘制施工图(含施工说明书),并对所有的构件进行分类登记、编号,再进行拆迁、维修、安装复原。每幢单体建筑完工后,设计单位必须向甲方提交全套竣工资料,以便建立完整的档案。
3、 对于拆迁复原工程的质量,除筹建组负责人亲自抓以外,还确定一位有经验的老同志专门负责监督。每拆迁一幢建筑,另指派2~3位同志负责管理,从测绘到复原竣工,一抓到底。在整个拆迁复原过程中,与设计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紧密配合,把好质量关。如发现问题及时与设计单位负责人和设计人员、施工负责人磋商,修改方案(须再报批)或返工。在拆、卸、搬运、复原安装过程中,尽量不使原构件的一榫一卯和一砖一石受到损伤。对斗拱和木雕、砖雕等细部构件和芦苇墙,都先钉箱包装,然后搬运。木柱榫眼部位,先用木板捆扎加固,再装车搬运,做到轻装轻卸,防止重压。同时,在拆卸和安装前,整个房顶架起防雨棚,防止木构件和芦苇墙淋雨损坏。由于加强了管理,增强安全责任感,整个拆迁复原过程尚未出现过人为的损伤构件事故,确保了文物的安全。
4、 在维修复原过程中,紧密结合科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1)对局部腐残和破损的构件,主要采取墩接、剔补、环氧树脂灌注、粘补、铁件加固等方法,尽量保持原构件;(2)对少数腐朽严重确实无法修补和使用的,才挑选同样的材料,仿制新构件;(3)对原构件残缺的及过去修缮中更换而又变形走样的个别构件,拆迁前和拆迁过程中反复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木构架榫卯结构特点,根据不同情况,拟出不同的复原方案:凡有对称构件的,按对称构件仿制;没有对称构件的,就参照当地同时期、同类型的建筑物的同部位构件,进行复原(如司谏第和方文泰宅的天井),使复原的构件与原建筑的风格协调一致。
5、 由于所拆迁的民居,在原址大部分均有白蚁危害,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新场址亦发现蚁群。为了确保所拆迁的古建筑,不再遭受白蚁侵害,我们聘请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和合肥市白蚁防治研究所的专家、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蚁害调查,然后制订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方案,并报请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研所的专家审查同意,同时派人到浙江农业大学培训,于1988年成立了我省文化文物系统第一个白蚁防治研究所,对博物馆古建筑进行长期白蚁防治,做到施工与灭蚁紧密结合,穿插进行。主要措施是:采取对所有旧屋架木料进行全面检查、灭蚁处理;在建筑群范围及附近山场内埋设大批诱杀坑,诱杀白蚁,大大降低白蚁密度;每幢建筑在砌筑基础过程中,沿基础内外各埋设一个毒土防护圈(60cm×40cm)和在整个房屋室内地平以下埋设有30cm厚的毒土防护层;对所有接触地面的木料,全部涂上一层防蚁药物,以防白蚁的再度侵害。该技术取得成功后也对外服务,19年来,对本市及本省其它地区63处全国、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进行灭蚁防蚁,防治总面积达84652.6平方米,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并荣获安徽省1991年科技进步四等奖。
6、 由于建筑群坐落在小山坡上,缺乏水源。为了加强古建筑的防火安全,在山坡脚下打了一口防火水井,在山坡高处建了防火水塔(外观隐蔽)并在每幢古建筑附近隐藏安装了消防栓;在建筑群附近建了一口大水塘,作为消防水源的补充。购置了防火水带、水枪等成套消防设备,确定专人负责安全保卫工作,确保古建筑的安全。
潜口民宅明代保护主体工程于1990年全部完工,并于当年正式对外开放,接待游客。
拆迁复原、集中保护,是保护古建筑的一项有效措施。散落在徽州各地的数以百计的明代古建筑,经历了几百年大自然的侵蚀,除少数建筑由各级政府和文物部门通过抢救性维修外,大多数建筑均破烂不堪,摇摇欲坠。事实证明,这些濒临倒塌的明代民居,经过拆迁修缮,集中保护,使房屋的原来结构得到了加固,改善了通风、排水等条件,同时采取了有效的防治白蚁和安全防火措施,加强了管理、使其寿命再延续,长期保存。这种集中保护的办法,既利于保护管理,又便于考察研究和旅游资源开发,更好地发挥了文物的作用,使申博信用网,申博sunbet官网的人们了解徽州悠久的、光辉灿烂的文化历史和建筑历史,保存了一批珍贵的实物,这是古建筑文物保护的一个有历史意义的尝试。国家文物局领导同志前来现场参观考察后,对这一保护措施给予了较高评价,称之为“潜口模式”。1988年,国务院公布潜口民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明代民居建筑保护工程取得了成功,获得国家文物保护和建设部门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后来当地政府向国家文物局提出清代民居保护工程的规划与请求,很快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准,从1998年起,在潜口民宅保护范围内进行清代民居集中保护工程。经过几年的努力,共拆迁修复了11幢清代典型民居,这项工程于2006年竣工,并向社会开放,接待游客,从而扩大了潜口民宅的规模,丰富了民宅的内容,提高了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