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家山遗址

发布时间:2018-08-23 08:57 信息来源:市志办 阅读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为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黄山区甘棠镇十字畈和耿城镇交界处的高台坡地,甘棠至黄山北大门公路紧东旁,浦溪河紧东岸。这里地势高平,黄土层,日照长,通风沥水,用水方便,近水可网鱼,近山可猎兽,周边平地广阔,可从事农牧,是古代生产能力不高时人们理想的栖息地。因土名叫蒋家山,故名蒋家山遗址。遗址是1957年兴修水利时发现,经调查发掘,面积有8000平方米以上。从塌陷的坡壁上看,遗址文化层厚约2米左右,有明显的土色层,经勘察和采集的标本分析,属新石器中晚期遗址,约在7000年以前。从全国各地新石器遗址情况看,新石器时代,人类的生活、生产具有共同的特征:已发明农业和畜牧业,广泛使用磨制石器,能制陶和纺织;生活资料有比较可靠的来源,人们已开始过定居生活。蒋家山遗址出土器物标本有数百件,分陶、石、玉3类,正反映出新石器中晚期的时代特征。

陶器类是出土最多的器物,多是陶片,可辨的器物有罐釜形鼎、钵、豆等,其陶片厚度在312毫米间,既有手工捏制,也有轮制或慢轮修整。流行足器,有圆足器、平底器,尤其是鼎足最为丰富,大小不等,最长的24.5厘米,最短的只有5厘米,有鸭嘴形、鱼尾形、鱼鳍形、凹面形、舌形、扁平形、锥尖形、丁字形、三角形等。陶质以夹砂红陶为主,约在80%以上,有红衣夹砂灰黑陶、泥质红灰陶,少量黑衣红陶、白陶及彩陶。纹饰图案方面,鼎足以划纹和刻槽沟为主,少量的是人字纹、方格纹、镂孔、剔三角形深窝和手捏纹等。陶片多是素面,其中也有弦纹、方格点阴纹、绳纹、人形纹及附加堆坟等。而纺轮呢,其泥质是灰陶、红陶,有大小之分,质硬,断面呈钵形,有少量的带黑衣及圆圈纹饰。

石器类,完整件较多,有斧、铲、锛、镞、刀、凿、镰、网坠、碾轮、杵、砺石等,粗精品都有。斧、锛、刀有大小之分,铲有有孔无孔之分,斧、凿有有段无段之分。小件多磨光精致,造型美观。玉器少,仅见两件:瑗(大孔小边的圆形玉)1只,外圆直径11.8厘米,内圆直径6厘米,厚0.5厘米,玉质柔润,磨光无纹;玉珠1只,鼓形,中穿隧孔,长2厘米,磨光无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