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召开“黄山市茶产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实录【市农业农村局发布】
发布主题:“黄山市茶产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25年4月30日,下午15:00
发布地点:市政府新闻发布厅(黄山日报社18楼)
发布人:洪峰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发布实录:
近年来,黄山市聚力打造全国首个全域茶叶无农残城市和新时代中国名茶之都,不断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全市茶园面积80万亩、茶叶产量4.85万吨,分别占全省的25%、27%,综合产值283.5亿元,同比增长7.3%。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生态筑基强一产。出台全省首部茶叶保护地方性法规《黄山市传统名茶保护条例》,运行全省首个市级茶叶数字化管理平台(黄山市茶产业大脑)。在全省首创茶园绿色防控模式,全市鲜叶抽样欧盟达标率90%以上。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化、标准化、宜机化茶园,生态茶园面积超50万亩。
(二)智造聚链兴二产。先后引进小罐茶、立顿、中茶等头部企业,拥有国家级龙头企业5家、省级龙头企业27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13家。成立黄山茶叶深加工研究院,拥有茶叶深加工企业13家,全国90%的新式茶饮生产商与我市建立合作共建关系。建成国家级徽茶产业集群,清洁化、连续化、标准化茶叶加工线200余条。
(三)茶旅融合活三产。全市打造精品茶旅线路15条,建成高标准茶旅结合观光园22处、茶叶博物馆9家。建设涉茶省级非遗传承示范基地等20余个,近100个村发展以茶为元素的乡村旅游。连续10年举办中国黄山茶会,近5年先后举办全国新中式茶饮峰会、中国绿茶金三角斗茶大赛等各类活动260余场。
二、下一步工作举措
我市将实施“三大行动、八大工程”,力争到2027年茶业综合产值达400亿元,真正做到“因茶兴业”“因茶致富”。
(一)大力开展一产提质增效行动。一方面,实施茶园基础再造工程。扎实开展良种化、生态化、标准化、宜机化、智慧化茶园改造,每年滚动式发展5万亩以上。另一方面,实施茶叶绿色生产工程。优化茶园绿色防控措施,建设省级茶叶绿色防控样板区。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生态除草等项目,提升山区茶园有机质含量。
(二)大力开展二产转型升级行动。一是实施茶叶加工升级工程。“名优茶”走精致加工路线,着力打造黄山毛峰“双溪两村口”、太平猴魁极核区和祁门红茶核心区等高端、小产区。“出口茶”走精制加工路线,发挥黄山茶“买全国,卖全球”的品牌优势,着力打造全国眉茶交易中心。“工业茶”走精深加工路线,着力打造全国新中式茶饮先行区、茶叶精深加工聚集区。二是实施市场主体培育工程。以链式思维发展茶产业,强化基础服务与相关配套,打造集规模种植、加工包装、机械生产、器具生产、仓储物流为一体的茶产业生态体系。三是实施科技创新应用工程。优化茶产业大脑平台功能,构建全产业链数字化生态圈,推动全市打造茶科技高地。
(三)大力开展三产做大做强行动。一是实施营销渠道拓展工程。每年组织企业举办各类展销会、推介会20次以上。推动出口茶企转型升级,大力开拓欧美高端市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有序推动黄山茶京东、淘宝官方旗舰店建设。二是实施公用品牌提升工程。加强《黄山市传统名茶保护条例》宣贯,加强执法维权,依托律师团队和市场监管队伍,在全国开展传统名茶品牌维权100起以上。每年开展茶事活动40余场,做到“月月有活动、季季有赛事、全年都出彩”。三是实施茶文旅融合工程。推进祁门红茶文化系统、黄山毛峰丛栽茶园系统申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太平猴魁茶文化系统和歙县梯地茶园系统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祁门县“万里茶道”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加快场景革新,推动茶元素进演艺项目、进影视微短剧,打造一批茶空间和文化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