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深化跨界水体联防联控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黄山市积极构建跨界水体共治共享体系,强化流域协同治理与风险防控,通过共编规划、共设点位、共谋合作打造合作共治平台,强化区域协同发展,推动新安江—千岛湖等重点水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区域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一是共建监测网络,夯实共治基础。在流域干流、重要支流布设49座水质自动监测站,全面接入综合监管平台,实现数据实时共享。同步建成农村污水治理智慧云平台、船舶港口污水信息化管理系统,持续完善流域水质预警体系,为跨界协同治理提供精准数据支撑。皖浙两省连续十余年每月开展联合监测,保障跨界街口断面监测数据的连续性、整体性和系统性。
二是深化区域协作,拓展合作维度。顺利完成新安江—千岛湖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合作区2024年度“浙皖合作十件事”26项任务及杭黄合作20+3事项。2025年延续12项、新增18项合作内容。与杭州、绍兴、金华、衢州共同签订《钱塘江流域水环境共治共保联盟盟约》,与衢州、上饶、南平建立“衢黄南饶”四省边际河湖长合作机制,推动机制互通与联防联控。黄杭联合编制首部省际流域共同保护规划,经评估已初步建成美丽和谐新安江。
三是完善生态补偿,实现全域覆盖。推动皖赣阊江(祁门段)跨省生态补偿机制落地,拓展新安江模式至长江流域。全市生态补偿断面增至106个,覆盖所有乡镇,实现跨省、市、县、乡四级补偿全覆盖。清算上一年度拨付市级断面生态补偿金1598万元,收缴污染赔付金299万元。
四是强化风险防控,守牢安全底线。健全跨界水环境应急处置机制,推进13条河流“南阳实践”环境应急工作。累计签订11份跨省(市)流域联防协议,常态化开展应急演练与联合执法,严厉打击固废(危废)跨界倾倒、生态破坏等行为。完成黟县漳河水源地整治,解除挂牌督办,切实保障饮用水源安全。



皖公网安备 34100002000108号
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