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救助管理站:筑牢民生底线 传递城市温情

作者:叶有辉 发布时间:2025-11-20 08:23 信息来源:市民政局 阅读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近年来,市救助管理站始终秉持“自愿求助、无偿救助”原则,以标准化建设为基础,以人文关怀为核心,构建起覆盖全面、服务精准、反应迅速的救助服务体系,为有需要的人群送去温暖,用实际行动践行民生保障的初心使命,为文明黄山建设增添温暖底色。

据了解,市救助管理站设男、女、未成年人三个独立救助区域,配备60张床位和2辆救助专用车,各类救助物资与防护设备齐全,实行专人规范管理。站内推行24小时值班与每小时巡查制度,救助信息实时接入全国救助管理信息系统及智慧黄山平台,实现从接待到服务的全流程标准化运作。市救助管理站常态化开展“夏季送清凉”“寒冬送温暖”等专项行动,严格落实“先救治后救助、先救助后甄别”原则,为受助人员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救助、寻亲返乡等服务。今年前10月,市救助管理站累计救助289人次。

为破解街面救助“发现难、覆盖窄”等难题,市救助管理站构建“线上+线下”联动救助机制。线上接入公安与数据资源系统,覆盖交通枢纽、商圈、公园等83个重点区域监控点,值班人员每两小时开展线上巡查,发现线索后迅速调度现场处置,实现“即时发现、快速响应”。线下构建市、县、乡镇、村(社区)四级救助网络,联动环卫工、出租车司机、志愿者等社会力量,通过发放救助联系卡、开展政策宣讲等方式延伸救助触角。同时,该站积极筹划区域性中心站创建工作,打造集示范引领、统筹协调功能于一体的救助枢纽,深化市县联动,拓展跨省护送、集中安置等服务,推动救助工作高质量发展。

此外,市救助管理站不断拓展宣传渠道,通过主流媒体、民政系统官网及新媒体平台及时发布救助动态,依托“6·19救助开放日”开展政策进社区、进广场活动,着力提升公众救助意识,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逐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救助工作新格局。

从标准化保障到联动创新,从专项行动到全民动员,市救助管理站始终以提升受助人员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目标,用坚守与创新为流浪遇困人员点亮回家之路,让民生保障的阳光照亮城市每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