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归宿” 变废为宝
——徽州区分类处理农村生活垃圾

作者:谢国洪?姚静?蒋红艳 发布时间:2020-12-05 09:13 信息来源:徽州区 阅读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今年来,徽州区在全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的同时,注重垃圾后端处理能力的提升,通过“分、收、运、处”环环相扣、高效对接,让生活垃圾“各有归宿”,变废为宝。

在徽州区岩寺镇虹光村,村尾的污水处理系统边上有一座新建的徽派亭子,乍一看,还以为是村民的休憩亭,其实是该村前不久建的堆肥棚。正在棚里指导村民翻堆的虹光村党支部支委叶荣辉介绍说,堆肥棚主要是对村民种植的农作物秸秆和家庭餐厨垃圾进行收集处理、堆沤发酵腐熟降解成有机肥,“像老百姓家里的菜叶啊、萝卜皮,还有山芋藤以及河里的水草,路边的杂草,都能拿来堆肥。”虹光村堆肥棚的建成使用,通过“取之于田,用之于田”循环利用,避免了农作物秸秆的焚烧,减少了厨余垃圾带来的环境污染,促进了农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改善,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

而在徽州区城区南山垃圾中转站,采用生物滤池除臭工艺新建的一体化餐厨垃圾处理设备正在24小时不停运转,现场不时有专业车子运来整桶的餐厨垃圾。现场操作师傅洪涛介绍说,“我们这台设备一个运行流程12个小时,餐厨垃圾经过设备处理之后,变成水、油脂和半成品肥料,油脂外销后经过二次加工变成生物柴油,半成品肥料经过肥料厂的二次加工变成有机肥。”今年,徽州区针对以往餐厨垃圾无序性、无技术性处理极易导致城镇卫生环境受到污染的状况,专门投资400多万元建立了一体化餐厨垃圾处理站,并购置餐厨垃圾运桶车2辆、收集车2辆、收集桶500只,重点对城区饭店、酒店以及西溪南镇、潜口镇和呈坎镇的餐厨垃圾进行回收利用。目前,日处理餐厨垃圾5吨多,分离出油脂5桶,生产出半成品肥料120公斤,实现了城镇餐厨垃圾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

生活垃圾大致分为餐厨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及其他垃圾。为打好生活垃圾治理攻坚战,徽州区注重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力求把生活垃圾“吃干榨尽”。“我们回收的品种主要有废钢铁、废塑料瓶、废纸板等,还有废弃的电池也收,我们统计了一下,前10个月光塑料瓶这一项我们回收再利用产生的价值大概有5万余元。”黄山市四方能源再生利用有限公司总经理方涛说。为保证可回收和有害生活垃圾能得到及时处置和高效利用,近年来,徽州区积极与四方能源再生利用有限公司分拣中心合作,在区内设立了20个回收站,日回收垃圾10余吨,废钢铁、塑料瓶、易拉罐、纸箱等物品经过处理后二次利用;废电池、日光灯管等有害物品集中交给专业部门或公司处置。

“我们每天收集并转运的垃圾量在30吨左右,基本达到了日产日清的效果。”黄山中环洁城市管理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李达林告诉笔者。从去年初开始,公司承担了徽州区农村其他垃圾收集、转运到市垃圾焚烧发电厂的任务,公司结合农村实际,优化转运布点,配齐设施设备,形成了“清扫保洁、垃圾收集、压缩中转、运送焚烧”农村垃圾全程闭环处理模式,保证了农村生活垃圾高效清运。

徽州区垃圾分类后端处置能力的提升,补齐了垃圾处理短板,构建起了农村生活垃圾全链条闭合收运处置体系,实现了生活垃圾分类“各有归宿”。据了解,今年徽州区农村垃圾收集覆盖率和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资源化(焚烧发电、回收再生、生物处理等)利用率达92%,进一步巩固了城乡“清洁工程”成效,在改善农村人居生态环境的同时,从源头上保护了新安江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