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岭村:万亩春笋喜丰收
眼下,在歙县石门乡竹岭村,漫山遍野的竹林郁郁葱葱,一颗颗春笋破土而出,正书写村民致富新篇章。
4月14日,走进竹岭村春笋收购点,个头硕大的春笋成堆摆放,交易现场热闹非凡。收购人员熟练地称重、记录,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今天挖了600多斤。”收购点内,村民汪增量喜笑颜开。最近,他每天既要采摘春茶,又要进山挖笋,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虽然辛苦但很值得。“鲜笋价格好的时候能卖到2元1斤,这两天价格下来了一点,但一天收入几百块没有问题。”
竹岭村拥有竹林近1.5万亩,当地负氧离子含量较高,土壤富含硒元素,理想的气候条件和优越的地理环境赋予了春笋独特的风味。用竹岭村春笋做的笋干,同样深受市场欢迎,优质的每公斤能卖到150元。
致富能人朱爱珍创办的农产品加工公司专门收购村里的春笋,将其制成笋干销售。“目前,我们公司每天都要从农户手里收购6万斤左右的鲜笋,加工成双叉笋尖、原味笋尖、梳子笋等产品,每天干笋的产量在3000斤左右。”朱爱珍说。
高温蒸煮、对半切开、机器烘干……新鲜的春笋想要变成美味的笋干,需要经过十几道工序。每年这个时候,朱爱珍的农产品加工厂都弥漫着笋干的香气。眼下,为了能够加快赶制客户订单,朱爱珍临时招聘了50多名村民在厂里帮忙。
“我们的笋原汁原味,吃起来很香,在网上口碑很好,今年的订单比往年增加了40%,销量增长了45%。”朱爱珍笑着说道。
近年来,竹岭村通过“卖空气”带动竹产业立体发展,现建有720亩高标准毛竹产业示范园,引进2家竹笋加工厂和1家竹制品加工厂。在大力发展乡村竹产业的同时,村民的收入也如雨后春笋般节节升高。
石门乡竹岭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钱慧琛表示,竹岭村采取产业扶贫的方式,通过“公司+农户”的形式收储春笋,吸纳村民就业,带动竹笋产业发展的同时实现了村民“家门口”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