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潭村:重阳敬老活动温暖启幕 民俗新风共绘幸福图景
秋意浓,重阳至。在歙县深渡镇定潭村古色古香的聚贤亭下,有老人在悠闲散步,新搭建的戏台上歌舞欢腾,一场温馨的重阳敬老活动正在上演。亭内展示的当地好人事迹与台上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相映生辉,成为定潭村最温暖动人的秋色。
作为全国文明村,定潭村近年来以“党建+”为抓手,充分发挥定潭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作用,通过创新乡村治理、丰富文化活动、推进移风易俗等举措,让这个传统村落焕发出文明新气象。
重阳传承:文明实践搭台,敬老蔚然成风
在定潭村,重阳节不仅是传统节日,更是定潭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年度活动的重头戏。依托“我们的节日”这一常态化平台,定潭村持续深耕重阳敬老主题。与往年的重阳节不同,实践站在组织开展“孝老爱亲”志愿活动,为高龄、独居、孤寡老人送去慰问物资、提供生活便利的基础上,今年重阳节,不仅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的文艺汇演在新建成的古戏台上首次亮相,同时还组织老人的家人共同为老人送上祝福,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切实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不仅如此,实践站着眼长效,全年围绕村民需求设计活动:从“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村民居住品质,到“端午家乡美 红色家风传”融合文化传承与美德教育,再到“金秋逢双节 定潭同庆欢”烘托传统节日氛围,这些形式多样、覆盖全年的志愿服务活动贯穿四季,不仅生动演绎了敬老风尚,还悄然滋养着文明乡风,成为定潭村推进乡村善治、建设和美家园的有机组成部分。
文明新风:实践站里育新风,文明乡风润心田
作为基层思想文化主阵地,定潭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紧扣“凝聚、引导、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目标,今年以来已解决群众诉求30余件,群众满意度超98%。今年年初,一场以“家风传承 幸福起航”为主题的活动在定潭村成功举办,村民们通过舞蹈《四德歌》诠释“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以小品《中华好家风》生动展现优良家风对个人成长的引领作用。此外,定潭村着力构建“一约四会”治理体系,通过修订村规民约凝聚共识,累计评选“最美庭院”“最美婆媳”“身边好人”等典型16户,推动文明新风覆盖率达96%。这些扎实举措,持续涵养着文明乡风,为定潭村建设和美乡村、助推乡村振兴注入内生动力。
移风易俗:文明积分添动能,乡村善治增效能
定潭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创新推出“文明积分”制度,依托“生态美超市Plus”平台,将志愿服务、评选“最美家庭”等正能量行为纳入积分体系。村民凭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有效激发了参与热情。数据显示,“生态美超市Plus”全年兑换386人次,累计处理垃圾19.25吨,兑换生活用品2272件,价值超6300元。这一创新机制不仅为推进移风易俗提供了有力抓手,引导村民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更让文明新风在潜移默化中夯实了乡村善治的根基。
和美乡村:共建共享焕新颜,宜居宜业展新姿
作为“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试验建设村及省级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定潭村提前谋划,充分听取村民建议,扎实推进实施一批惠民项目。如今,村里不仅建成了设施齐全的新戏台,还完成了便民广场的升级改造、村内多条道路的硬化,新建了篮球场,实施完成了“歙乡邻里”共享生活圈等项目。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工程,显著改善了村容村貌,也给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活动空间。村口古朴典雅的聚贤亭,健身广场上一应俱全的漫步机、太极轮等器材,崭新醒目的“定潭村文化大舞台”……不仅成为村民日常休闲娱乐的首选地,也是村里培育文明乡风的重要平台。
展望未来:山水赋能康养梦,新安国医谱新篇
定潭村正紧抓省级精品示范村建设和“五好两宜”项目双重机遇,深挖“新安画派”“国医定潭”等独特文化资源,将中医药康养理念融入村庄建设的方方面面。深厚的国医积淀、新安画派的文化滋养、持续优化的居住环境、淳朴友善的邻里氛围,共同构成了定潭发展康养旅居的核心吸引力。一幅以中医药健康为特色、心灵休憩为内核、道德文化为基石的康养画卷,正在古村的山水间徐徐铺展。傍晚,聚贤亭旁几位老人闲话家常,身后的便民广场传来孩子们的嬉闹声,新建的篮球场上,年轻人正活力四射地奔跑跳跃。这些温馨场景,正是定潭村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的缩影。
定潭村党总支书记张永峰表示:“未来,我们将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开展传承与弘扬优良家风家训活动,将文明新风融入村民的日常生活。”



皖公网安备 34100002000108号
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