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临溪镇:一杯白茶香万家
寒露与霜降之交,休宁县东临溪镇汊口村岐阳山上,千亩梯田茶园绿意绵延、生机不凋。黄山汪满仓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汪国平说,这里山高坡陡,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为白茶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的生态条件。
就在4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山野岭。变化的背后,是一位返乡“新农人”的乡土情怀、一个山区乡村的产业振兴。
“只有搞起个产业,才能把这个村带起来。”老村干的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在外打拼、事业有成的汪国平。这些年来,他眼见着一批批年轻人外出谋生,村子变得越来越冷清,曾经热闹的光景已很难重现。
怀揣着沉甸甸的乡愁和责任,他毅然回到故土,成立公司,流转土地,全力建设高标准生态茶园基地,一心想着用汗水唤醒这片沉寂的土地。
茶路漫漫,起步维艰。从2020年11月起,他在村里挨家挨户地跑,前后整整花了3个月,最终成功从230户村民手里流转了1100多亩荒山。随后开始清山整地,又从浙江安吉等地购进800万棵奶白茶等茶树苗。
对于汪国平而言,优良的生态本底已是大自然最好的馈赠。但他不忘初心、信念如山,矢志提升生态种植的“含绿量”,做大生态产品的“含金量”。
他介绍,公司做生态有机茶,茶园全部按照有机标准管护。为此,基地一年只采一季春茶,全域实行茶园绿色防控,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采用人工除草,杜绝使用除草剂,持续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
“人工除草,一年三遍,挖了就直接埋土里,然后再撒点茶枯饼。草其实是最好的有机肥,我们就是这样以生态养生态。”基地还对土壤、水质和茶叶的生长情况进行监测,全力打造“生态茶、干净茶、放心茶”。
“起步虽难,但政府很给力。”汪国平感慨道。近年来,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精准施策,在山上修建盘山道路、铺设运输轨道;在山下建设乡村振兴产业园,配套标准化、清洁化茶叶加工厂,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注入强劲动力。
激活一个产业,带活一个村。汊口村的白茶产业,走出一条联动共享的发展路径。
土地流转有“租金”,基地务工有“薪金”。2024年,黄山汪满仓茶业有限公司开展除草、施肥、采摘等日常管护工作,共解决当地及周边村民就业200余人,全年发放务工费100多万元,有效带动村民增收,联农带农作用凸显。
公司组建白茶合作社,采取“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运营模式,向农户发放优质茶苗,推动3000亩低效茶园实施改造提升。同时,定期为茶农提供种植加工技术培训,培育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茶农”。
如今,公司在合肥、上海等地建立了销售部门,将电商打造为新的增长极,将休宁白茶销往更广阔的市场。与此同时,汪国平又瞄准了茶旅融合大市场。
“那边做个亭子,那里做个茶馆,这里做个观景台。站在这里看,前面就是东临溪,再前面就是屯溪,身后全是山,就是一幅‘千里江山图’。”站在茶山顶上,汪国平向众人描绘他的“茶旅蓝图”。
东临溪镇负责人表示,将依托汊口千亩茶园基地,精准对接青年消费新趋势,拓展名优茶、茶饮料等多元产品线。同时加强山上山下联动,积极推进茶旅深度融合发展,重点培育以白茶观光园为核心的康养型高品质旅游产品,打造集茶叶采摘、精深加工及茶提取物展示于一体的全景化产业链展馆,加快构建集观光、体验、康养于一体的庄园式茶旅消费场景,将汊口村打造为一个令人流连忘返的“别样乡村”。



皖公网安备 34100002000108号
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