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难攻坚 奋勇争先的2022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发布时间:2022-12-31 09:22 信息来源:黄山日报 阅读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数读2022

经济保持平稳增长

● 选派1003名驻企服务专员联系包保1690家重点企业(项目),解决问题诉求1.24万个

● 市财政累计拨付涉企资金3.62亿元,落实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超23亿元,免收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房屋租金5785.58万元,暂退(缓交)120家旅行社质保金827万元

● 全年新增贷款超200亿元、新型政银担业务55亿元

● 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超400亿元,新签内资项目超52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70个,到位内资420亿元。累计发行新增专项债券54.18亿元

发展动能加速释放

● 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7%

● 外商直接投资增长50%

1—11月新增市场主体1.91万户

特色优势日益彰显

歙县入选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制作技艺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11月徽派古建产业总产值增长43.8%

三次产业协同发展

● 全域推进茶园绿色防控,茶叶产量4.5万吨、一产产值46亿元,分别增长4.7%和7%

7家企业入选中国茶企百强,5个区县入选全国茶业百强县,黄山毛峰入选国家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

● 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0家,黄山区入选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强英鸭业入选国家“种业阵型”畜牧龙头企业。

● 1—11月,全市农产品网络零售额35.5亿元,增长21.5%

● 新增规上企业51家,净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9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歙县经开区入选国家小微企业创业示范基地。

● 8个项目入选全国“非遗+旅游”优选名录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落实财政衔接资金4.22亿元、实施项目560个

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7224元、增长13.3%

● 城镇新增就业1.97万人,“三公里”就业圈实现城市社区全覆盖

● 建成城乡老年食堂(助餐点)142个,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2个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 实施城市更新“微改造、精提升”三年行动,完成350个项目点建设

● 制定“席地而坐”地方标准,新增口袋公园和街头绿地7个,建成城市“徽客厅”36个

● 建设旅游风景道450公里

● 新增城市停车泊位2.3万个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必将载入史册的一年,也是黄山“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回信,让我们倍感温暖、倍感光荣,备受鼓舞、备受激励。一年来,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开展“十大行动”,扎实实施“四千工程”,保持了经济社会大局稳定。预计,全市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实际到位内资增长10.5%,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长18.9%、居全省前列。我市在2021年度省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中位居第4,稳增长贡献单项考核位居第4,受到省政府表扬奖励。

这一年,我们扬优展长、乘势而上,迎来了“大黄山”建设的历史机遇。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大黄山”(皖南)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的重大战略部署,召开系列会议研究“大黄山”建设,为我们锚定了坐标、明确了路径、指明了方向,为黄山崛起赶超提供了重大政策机遇。目前,已初步完成发展路径研究和规划编制,与池宣宜三市共同发布“大黄山”宣言,建立“大黄山”重大项目库,“大黄山”建设全面拉开序幕、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这一年,我们展示世界名城的自信担当,成为了大国外交的重要舞台。李克强总理在我市与主要国际经济机构负责人举行第七次“1+6”圆桌对话会,是黄山市有史以来承办的最高层级外事活动;今年3、4月,外交部在我市举办三个阶段74场国家主场外交活动,“屯溪倡议”载入外交史册。由春及冬,从外长的会客厅,到总理的圆桌会,世界的目光一次次聚焦黄山“国际会客厅”,我市成为展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最美窗口。

这一年,我们全力以赴众志成城,打赢了历经艰辛的几场硬仗。新冠疫情反复延宕,防控任务十分繁重,全市上下日夜坚守、不畏艰险,打赢了疫情防控阻击战,有力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健康。面对有气象记录以来范围最广、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旱情,我们千方百计保饮水保供水、控火源防火险,打赢了抗旱救灾主动战、森林防灭火保卫战。

这一年,我们抢上一批事关长远的重大项目,构建了日趋完备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昌景黄高铁安徽段建设完工,池黄高铁加快建设;德上高速池祁段、黄千高速建成通车,德上高速祁门至皖赣界段项目获批,全市高速公路总里程居全省第4;新安江旅游航道整治工程、里庄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加快推进,黄山绿色空铁物流园开工建设。

这一年,我们创新建立美丽乡村建设“五微”模式,打造了乡村振兴的安徽样板。“五微”模式得到省委主要领导和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充分肯定,经验做法获全省推广。美丽乡村建设连续8年位居全省前列,我市在2021年度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名列第3。

这一年,我们全力以赴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圆满完成了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任务。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和阅批群众来信制度,信访工作评议考核位居全省第1;扎实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夺取了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黄山战场”全胜完胜。

这一年,我们用心用情保障和改善民生,办成了一批群众点赞的好事实事。投入约30亿元,组织实施20项民生实事和10项暖民心行动,有效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暖民心行动社情民意调查综合排名全省第1,其中新徽菜·名徽厨、老年助餐等5项行动满意度全省第1,典型经验全省推广。

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全力以赴稳市场、保主体、促发展,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全面落实中央及省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制定实施稳经济“40条”和接续措施“16条”等系列政策举措。扎实开展“新春访万企、助力解难题”“优环境、稳经济”活动,创新举办新安茶会,选派1003名驻企服务专员联系包保1690家重点企业(项目),解决问题诉求1.24万个;市财政累计拨付涉企资金3.62亿元,落实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超23亿元,为公共资源交易投标企业节约成本12.5亿元,免收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房屋租金5785.58万元,暂退(缓交)120家旅行社质保金827万元;全年新增贷款超200亿元、新型政银担业务55亿元,有效稳住了市场主体、提振了企业信心。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超400亿元,“五未”土地处置4984亩,富乐新能源、中创精密制造、百诺佳等100余个项目竣工投产,望丰EOD、云谷索道下半段、益诺思生物医药研发等200余个项目开工建设。引进域见未来国际旅游度假区、农夫山泉黄山生产基地、元气森林智慧工厂等一批重大项目,新签内资项目超52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70个,到位内资420亿元。累计发行新增专项债券54.18亿元。

二是坚持不懈抓创新、调结构、促转型,三次产业协同发展。实施一产“两强一增”行动,全域推进茶园绿色防控,茶叶产量4.5万吨、一产产值46亿元,分别增长4.7%和7%,7家企业入选中国茶企百强,5个区县入选全国茶业百强县,黄山毛峰入选国家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0家,黄山区入选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强英鸭业入选国家“种业阵型”畜牧龙头企业。新建高标准农田3万亩,完成宜机化改造1万亩,整治撂荒地1.8万亩,开展“小田变大田”试点2550亩。1—11月,全市农产品网络零售额35.5亿元、增长21.5%。开展二产“提质扩量增效”行动,新增规上企业51家,净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9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预计战新产业产值增长4%。永新股份、天马新材料2项专利获中国专利奖优秀奖、实现我市中国专利奖零的突破,新增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家,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企业14家。成功获评国家“千兆城市”,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居全国第3、全省第1。歙县经开区入选国家小微企业创业示范基地。推进三产“锻长补短”行动,黄山软件园一期、中安科创城一期竣工,省级文旅战新基地年度考核实现争先进位,未来科技城入选省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发放商贸消费券2200万元、带动消费超4亿元,新增限上商贸单位70余家、安徽老字号17个。深入推进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成功举办“四季黄山”主题推介、长三角绿水青山运动会、黄山旅游节等活动,“大黄山”文旅频道开播上线,以歙县高考延考有效处置为重要情节背景的电视剧《大考》发行至191个国家及地区,屯溪河街建成开街,全市旅游接待量57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70亿元,分别恢复至2019年的77%、77.3%。我市入选“非凡十年·魅力二十城”旅游城市、再次获评中国摄影之乡,黟县蝉联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祁门县入选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县,8个项目入选全国“非遗+旅游”优选名录,获批发布“民宿安全技术防范系统技术规范”等3项省级标准。黄山旅游集团连续14年位居中国旅游集团20强。

三是不遗余力促改革、扩开放、优环境,发展动能加速释放。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推出“两全两窗两公布”,建成政策超市2.0版,用工业互联网思维打造“一件事”服务闭环做法得到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在全国首创不动产“一码一价”智能评估系统,创优营商环境政务服务事项走在全省前列,连续三年在省政府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考核中位居第1。深入实施商事制度改革,1—11月新增市场主体1.91万户。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零基预算改革全面实施。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市属企业加快重组整合。新增首发上市在审企业2家、辅导备案企业2家,全年直接融资53.17亿元。成功举办长三角资本市场30人论坛黄山峰会和“迎客松”资本项目上海对接会,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皖南分中心落户黄山。开通黄山—宁波海铁联运双向通道,屯溪国际机场海关监管场所建设通过省级验收,黄山口岸成为全省第二家具备国际货运业务功能的航空口岸,安徽自贸区黄山联动创新区启动建设。“一带一路”贸易扩展到62个国家和地区、贸易额增长36%,与RCEP成员国贸易突破2亿美元,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7%、外商直接投资增长50%。

四是持之以恒强建管、提能级、促融合,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推进全域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全力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实施城市更新“微改造、精提升”三年行动,完成350个项目点建设。制定“席地而坐”地方标准,新增口袋公园和街头绿地7个,建成城市“徽客厅”36个。加装遮阳(雨)棚185个,新增城市停车泊位2.3万个,“停车难”问题得到缓解。修复改造城市雨污管网29.41公里,新建污水管网14.87公里,全市45个城市内涝点全部完成整治。市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建成运营,实现城乡生活垃圾“零填埋”。建成保障性租赁住房374套,完成棚户区改造371套,改造老旧小区37个、农村危房279户。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一期建成运行。建设旅游风景道450公里。完成“四好农村路”提质改造工程109.2公里、安防工程475.1公里、危桥改造38座,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达到5A水平,我市获评“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市、黄山区获评全国示范县。建成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40个,年经营性收入超50万元的集体经济强村达194个,黟县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

五是锲而不舍严保护、重传承、促转化,特色优势日益彰显。推进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试验区建设,街口断面水质连续11年优于补偿考核标准,“生态美”超市垃圾兑换项目入选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十佳公众参与案例,新安江(黄山段)获评全国首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系全省唯一,新安江流域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项目荣获亚行2021年度中国最佳表现贷款项目奖。全力抓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1—11月环境空气质量居全国第4,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我市获评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祁门县、歙县、徽州区跻身“中国天然氧吧”。加强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清除枯病死松树64.8万株,2022年秋普枯病死松树数量同比下降14%。黄山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获联合国粮农组织“满意”评级。歙县入选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江南林交所获批更名为省生态产品交易所。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制作技艺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新增中国传统村落39个、总数达310个、居全国地级市第2,入选首批全国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系全省唯一。成功举办创意黄山发展大会暨徽派古建产业大会,新安医学传承创新中心主体封顶,新安医学展示馆建成开放,建成市级徽厨技能大师工作室17个,1—11月徽派古建产业总产值增长43.8%。

六是倾心倾力办实事、惠民生、增福祉,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落实财政衔接资金4.22亿元、实施项目560个,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7224元、增长13.3%。城镇新增就业1.97万人,“三公里”就业圈实现城市社区全覆盖。预计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7%。发放城乡低保资金2.01亿元、特困供养资金8151.3万元、临时救助资金832.7万元、医疗救助资金5554万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1567.6万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1659.4万元、高龄津贴3300万元。建成城乡老年食堂(助餐点)142个,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2个。千人口托位数达4.68个、居全省第1。成功举办首届“迎客松”杯创意创新创业大赛,引进高层次人才120名。新改扩建公办学校6所、幼儿园18所,黟县在全省率先获评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黄山职业技术学院获评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市人民医院与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合作共建的军民融合医联体、市口腔医院挂牌成立,我市入选2021年度各省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系全省唯一,休宁县获评全国健康促进县,市卫生健康委获评爱国卫生运动全国先进集体。成功举办全国竞走大奖赛等重大赛事70场,建成全民健身场地设施152个,我市健儿在省第十五届运动会、省第八届残运会上分别摘得金牌22.2枚、15枚。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连续19年获全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系全省唯一。建成运行地质灾害智能监测预警平台,完成33处隐患点工程治理。积极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获评全国优秀单位。市市场监管局获评北京冬奥会奥林匹克标志知识产权保护突出贡献集体。扎实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作退一步想”工作法得到中央领导和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成功承办“墨子杯”全国兵棋推演总决赛,国防动员、国防教育、军事设施保护、后备力量建设、双拥优抚安置和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人民防空工作持续加强,荣膺全省双拥模范城“八连冠”。哲学社会科学、广播电视、文学艺术、档案方志、统计、科协等工作得到加强,民族宗教、台湾事务、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红十字、慈善事业实现新发展,气象、地震等工作取得新进步。

七是驰而不息转作风、严法治、提效能,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严格执行每周日晚市政府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制度,严格落实政府系统意识形态工作全面领导责任,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建立常态化府院、府检联动机制,“小快灵”立法经验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肯定、入选省2022年度“十大法治事件”,依法推动不动产登记综合创新示范工作获评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我市在2021年度全省法治政府建设考核中位居第1。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政府系统承办的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全部办结。聚焦聚力“一改两为”,扎实开展“能力作风提升年”活动,深化政务公开,12345热线办理有效群众诉求48.13万件。纵深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市委有关规定,持续深化纠治“四风”,强化审计、统计监督和财政资金监管,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的良好生态不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