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川村精品示范村建设纪实:青梅为钥解锁乡村振兴多元路径

作者:杨鹏 发布时间:2025-07-22 09:11 信息来源:黟县 阅读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在黟县西递镇的青山绿水间,源川村以安徽省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为契机,紧扣“产业强、乡村美、百姓富”目标,将青梅产业作为核心抓手,融合“千万工程”经验,在产业升级、环境整治、基层治理等领域协同发力,从昔日高铁“扬尘村”蜕变为如今的田园美居样板。这颗“青梅”如何串起共富链条?其探索实践正为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的“示范密码”。

产业融合:千亩青梅构建立体经济生态圈

作为安徽省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源川村以青梅产业为核心引擎,构建“种植-加工-文旅”三产融合体系。从2016年500株试种起步,现已建成1200余亩标准化种植基地,通过“党支部+强村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实现“统一供苗、技术、销售”全链条管理,带动54户农户年均增收3000元,8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

产业升级方面,投资2000万元建成青梅酒全自动生产基地,年产能达1000吨,开发果酒、烈酒等8类产品,2024年产业综合收入突破100万元,预销售订单达3000万元。同时创新将青梅元素深度融入文旅,打造“青梅酿酒师”沉浸式体验、“古风古韵”的青梅文化节,配套12家“青梅小院”民宿集群,节假日入住率超80%。2024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360万元,同比增幅63%,形成“一棵梅树撑起一个产业”的示范效应。

环境焕新:从“扬尘村”到生态宜居样板

针对高铁建设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源川村以精品示范村创建为契机,实施“三步整治法”,即整、建、管。基础整治提颜值:清理100余处建筑垃圾、整治河道、修复村组道路、整治乱搭乱建200余处,同步推进污水管网全域覆盖与路灯亮化工程;特色节点强IP:打造100余处“五小园”景观节点,将村民屋前屋后的边角地转化为兼具实用性与观赏性的微景观,形成“一户一景、一步一韵”的田园肌理,新建青梅广场、青梅园等主题景观,融入青梅文化元素与徽州传统建筑符号;启动严岭田园风光整治工程,通过田块规整、植被优化、农房风貌提升,串联20余处特色景观节点,形成“青梅映田、山水入画”的诗画动线;常态成效护成果:建立“积分制管理+文明保洁员”长效机制,引导村民参与环境管护,实现从“高铁扬尘村”到“望山见水留乡愁”的生态蜕变。白墙黛瓦与青梅绿树相映成趣,成为徽州田园风光的活态展示区。

治理创新:三治融合绘就和谐共富图景

源川村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推行法治、自治、德治“三治融合”:通过户主会、百姓评理说事等平台,运用“作退一步想”工作法化解群众矛盾纠纷;开展送戏下乡、“最美家庭”评选等活动,培育文明乡风。基础设施同步提质,建成公共服务中心、文化活动广场等配套,让村民“足不出村”享受便捷服务。

产业发展成果惠及民生,青梅产业链直接带动数百人就业,种植户收入与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实现同频增长。如今,源川村正以“共富联合体”模式联动周边村庄,深耕“青梅+研学”“青梅+康养”新业态,向“长三角乡村振兴示范村”目标迈进,用产业强、乡村美、百姓富的实践,书写精品示范村建设的“青梅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