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潮逐浪振兴时

作者:舒 俊 发布时间:2025-04-03 08:02 信息来源:黄山日报 阅读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去年6月底,我市第九批529名选派干部分赴191个村,接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选派干部驻村之后干什么、怎么干?如何发挥选派单位优势和个人特长推动选派村发展?驻村以来产生了哪些困惑,遇到什么困难和问题?近日,市委组织部召开第九批选派干部座谈会,来自全市的13位选派干部代表结合工作实际谈心得、讲思路、提建议,进一步汇聚合力,激励广大选派干部认真贯彻落实全市“比发展、讲奉献、重实干”作风建设大会精神,在乡村全面振兴的火热实践中挥洒青春与汗水。

党建强基固根本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选派干部把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建强堡垒、带好队伍作为驻村后的首要任务,不断增强班子战斗力和党员凝聚力。

“去年7月,我第一次在全村的党员大会上,图文并茂地上了一堂以‘乡村振兴,具体干什么?’为主题的微党课,没想到,大家听得很认真,效果也很好。”市人社局选派到黟县渔亭镇汪村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倪楠说。在他的带动下,村“两委”干部和工作队轮流以多种形式给支部党员上微党课,既学习了理论知识,又凝聚了人心。

黄山风景区管委会的选派干部王洋在走访调研中,发现黄山区龙门乡轮渡村旅游业态不够丰富、宣传形式不够新颖等问题,结合黄山风景区山上山下“1+8”协作联动机制,推动村党组织与黄山风景区党工委宣传部、太平湖文旅公司党支部等联建共建,依托景区和文旅公司的宣传资源帮助轮渡村向外推介。

黄山区新明乡猴坑村驻村第一书记吴涛由黄山区委组织部选派,驻村后他感觉到村干部队伍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后备力量的培育。“明年将迎来村‘两委’换届,这是关乎乡村后续发展的大事,村里要有年纪轻、能力强的人,通过几个月的走访,我们确定了2名后备力量;此外,去年还培养了2名农村青年作为发展对象,这样在村‘两委’换届选举时,就会有申博信用网,申博sunbet官网更好的选择。”

描绘蓝图兴产业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选派干部立足各村资源优势,选准产业发展方向,聚焦农产品生产、精深加工、农文旅融合等领域做文章,以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小黄牛养殖是徽州区西溪南镇竦塘村的特色产业,如何延链增效做强乡村特色产业,是黄山日报社选派干部李小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他利用宣传优势,在中秋节、春节等销售旺季,广泛联系对接市场,拓宽销售途径,为“竦塘小黄牛”品牌代言。“工作队驻村以来,牛肉卖了一批,村集体经济稳步增长;青贮收了一拨,让秸秆变废为宝;土地效益提高了一些,已经和企业合作套种中药材。”座谈会上,李小云激动地说道。

方玮宸到任徽州区岩寺镇石岗村后,了解到村里有很多优质的农产品,但长期以散装零售为主,溢价低、销路窄。她牵头设计了统一标识的礼盒,发挥选派单位消费帮扶优势打开首销渠道,探索了农产品品牌化的破局之路。来自国家税务总局黄山市税务局的她还发挥税务干部的专业优势,帮助指导经营主体快速办理新办纳税人开业登记、发票开具、税费申报等业务,并积极对接旅游团队,担任红色讲解员,协助强村公司策划红色研学线路。

发展是硬道理。驻村以来,依托生态优势,市纪委监委选派的钱慧琛带领歙县石门乡竹岭村驻村工作队,盘活资源,将青峰小学改建成康养中心,引入运营团队开展乡村旅居康养试点,与市中医院党委联建,打造“农文旅+新安医学”的特色康养品牌,带动村民增收。来自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休宁县商山镇黄村村选派干部叶舟介绍,去年11月,在镇村和工作队的共同努力下,村里引入社会资本,盘活闲置资源,将废弃牛棚改建成咖啡馆,闲置的豆腐坊、老年食堂逐步开始运营,乡村人气进一步集聚。市机关事务中心的黄婷玉带领工作队主动链接资源,引进咖啡项目,让休宁县源芳乡梓源村的新娘房瀑布成为网红打卡地,村集体去年增收13万元,今年又引进“乡野手作”土窑面包新业态,持续做好引流文章。歙县霞坑镇石潭村选派干部李运岩由歙县人民法院选派,到村后积极争当“乡村推介官”,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光影石潭”品牌,今年3月旅游旺季以来,全村60余家民宿基本住满,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摸清村情村貌、发展富民产业,选派干部用实干增强了村级“造血”功能。

为民办事聚人心

村有村的特点,各有各的难处。选派干部聚焦交通出行、农业生产等村民身边的“关键小事”,发挥自身特长和部门优势,寻对策、跑项目、争资金,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休宁县文旅体局选派的李军,驻村9个月来,走遍了休宁县溪口镇祖源村的家家户户、角角落落,在他看来,作为选派干部,必须了解村情、认清职责,真正融入乡村,和群众打成一片,才有发言权。“我现在住的中心村里有77户人家,每一户大人孩子的名字我都叫得出来,每一家的大致情况我都清楚,他们有什么困难问题,我都能第一时间掌握,并去帮助解决。”

屯溪区黎阳镇傍霞村选派干部刘韬来自屯溪区农业农村局,在巡村过程中,他发现村里的水稻存在病虫害,及时通过单位组织农业技术专家到村指导,使用无人机植保技术对水稻种植区域进行病虫害防治,得到村民“点赞”。祁门县祁山镇芳村村选派干部张昌喜在选派单位市应急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争取资金为村里解决危房拆除、河坝加固等安全隐患,并捐建了一口水井,保障了村民在枯水季节的饮用水安全。来自市委编办的歙县绍濂乡绍濂村驻村第一书记邓联军到村时正值“6·20”洪灾,第一顿饭是用屋檐水做的,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第一时间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积极自救,手拉手蹚过河流重接水管,打通了村子的“生命线”。

一桩桩、一件件实事,切实让群众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共商共议向未来

如何在短期内有效提升乡村的发展环境?如何发挥外出务工党员有见识、有想法、有技术、有资金的优势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工作队与选派村“两委”如何形成工作合力?“空心村”如何整合资源、激活发展内生动力……在交流中,大家也不避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产生的困惑。

同时,选派干部也纷纷建言献策。叶舟建议:“你怎么样,家乡就怎么样。在基层治理方面,建议各级基层党组织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相关活动,持续提升村民主人翁意识。”倪楠建议,统筹专业人才力量,梳理发展典型案例,优化资源配置方式,为选派干部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保障。方玮宸建议,根据不同的村情,加强对选派干部的精准培训指导,搭建跨村协作平台,推动市内乡村结对共建。张昌喜建议,在推进重点村培育建设的同时,完善乡镇、村连片发展机制,深化党建联建,推动多村合作、资源整合、品牌共享,开展乡村片区化组团式发展试点。

市委组织部组织科负责人表示,将积极吸纳此次座谈会上选派干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结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深化选派工作“六项行动”,持续强化选派干部日常管理和支持保障,常态化开展全覆盖专题培训,组织“村看村”互学互鉴,推动派出单位“夏送清凉、冬送温暖”等,带动选派干部当学习型干部、做研究型工作、善创造性落实,用实干绘就黄山乡村全面振兴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