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山到世界:一场“双向奔赴”的文旅交响
——第十五届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综述
初冬的黄山,色彩斑斓,嘉宾云集。
11月15日,第十五届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在我市盛大开幕。文化旅游节期间,包括国际旅游组织、驻华使领馆官员、部分外国文旅机构代表,以及境内外商协会、文旅企业代表等齐聚黄山,对话交流、商洽对接,共赴“皖美”之约,共同见证安徽文化和旅游发展成果,并围绕入境旅游、产业链对接、科技赋能等主题展开深入合作,让世界听见了安徽文旅的澎湃潮声。
黄山之缘:
文旅融合的战略支点
黄山市是徽州文化的发祥地和核心区,也是中国现代旅游的始发地,深厚的文化积淀为本次活动提供了坚实支撑。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抓住文旅、延伸文旅、不唯文旅、超越文旅”的思路,加快建设全域旅游发展先行区、示范区,探索出独具特色的“文旅+百业”“百业+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
数据显示,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连续3年居全省首位。徽州鱼灯入选2025年度IP非遗文博赛道TOP10;黄山风景区建成国内首个“全程AI伴游”景区。全市现有320余家国家级、省级品牌民宿,打造了黟县黑多岛、祁门祁民公社等一批数字游民基地……一系列成果表明,黄山的文化软实力正加速转化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黄山以世界级旅游名山闻名世界,正沿着本届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传递的文旅产业发展新思路,让海内外游客在“诗与远方”的双向奔赴中续写新的故事,演绎一场从“黄山引领”到“全域联动”的深刻变革。大会透过黄山这扇窗,向世界讲述了一个超越地理标签的安徽新叙事。
艺术叙事:
科技赋能的文化交响
本届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上,一场融合科技与艺术的大型沉浸式演出惊艳全场。
黄山徽秀大剧院灯火璀璨,舞蹈《雕刻徽州》演绎“徽州梦”,黄梅歌《天下黄梅》传递“黄梅情”,花鼓灯舞蹈《石榴花开》谱写“淮水谣”,器乐杂技《漕运飞歌》记述“运河记”,交响乐《长江之歌》咏叹“大江赋”……演出通过“实景+数字影像”技术,生动展现了徽州文化、长江文化、淮河文化、大运河文化以及黄梅戏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实现“古今对话”与“时空交织”。
来自克罗地亚的旅行商马可在观看演出后赞叹:“这场演出让我看到了真正的东方韵味,这种文化体验在欧洲市场一定会大受欢迎。”
艺术无国界,演出之所以能够跨越文化隔阂,让外国友人为之赞叹,是因为它以科技为媒介、以文化为灵魂,在沉浸式体验中实现了情感共鸣与价值认同。这场沉浸式演出正是推动文旅深度融合、用艺术讲好安徽故事的重要实践。
“安徽省持续推动特色地域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促进政策。”世界旅游联盟副主席许澎在致辞中表示,“旅游赋能城市品质活力提升和乡村全面振兴取得了明显成效,安徽的经验为全球提供了‘文旅赋能可持续发展’的鲜活样本。”
在黄山,西递与宏村的花灯、香囊、婚俗徽剧体验,让古老技艺化为可触可感的文化脉动;徽州古城通过《徽州府有喜》实景演绎、民俗巡游与“徽物集”文创市集,吸引年轻人“奔县”而来;齐云山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以“齐云逍遥街”的NPC互动以及白岳烟花秀等演出,营造了“一步一景一戏”的沉浸氛围……徽州文化以当代姿态融入全球对话,演奏出一曲跨越时空的沉浸式交响。正如亚太旅游协会主席施明德所言:“安徽的文化体验,不是‘观光’,而是‘沉浸式剧情任务’。”
入境引擎:
开放合作的全球图景
今年1月至9月,我市接待入境游客24.24万人次,同比增长65.01%;实现国际旅游收入16673.07万美元,同比增长107.35%。
发展入境旅游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文旅行业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重要任务。
11月15日,在黟县举行的2025浙皖闽赣国家生态旅游协作区推进活动现场,浙皖闽赣4省旅游协会签订了入境游合作框架协议,将携手开拓国际市场,推进交通互联、签证便利化与多语言服务升级,创新入境旅游服务模式。
作为本届文化旅游节的重要活动,16日上午,2025安徽入境旅游大会以“引客入皖”为核心,联合携程、Tripadvisor(猫途鹰)等优质OTA平台,精心打造并向全球推出了“世界遗产之旅”“皖美康养之旅”等国际化精品线路,启动了“百万入境游客安徽行”计划,向全球嘉宾呈现了安徽独特的山水人文魅力。
“黄山的云海翻涌如‘仙境待机模式’,徽州的古村落静默如‘时光存档点’,安徽人民的笑容,则是最温暖的‘欢迎界面’。”施明德表示,PATA(亚太旅游协会)愿做安徽的“全球旅游合伙人”,持续推动“中国黄山”向“世界黄山”跃升,推动安徽入境旅游从“火热”走向“持续沸腾”。
联合国旅游组织亚太部部长黄海国赞叹:“黄山不仅是中国自然与人文瑰宝的象征,更是自然、文化与可持续发展和谐共生的典范。”在他看来,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实施,不仅极大提升了黄山作为全球旅游枢纽的吸引力,更把安徽秉持开放姿态、打造包容友好旅游环境的坚定决心传递给了全世界。
文旅深度融合正加快提升黄山市入境游的品质内涵,使其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也让世界看见更加开放自信的黄山。
产业跃升:
链群思维的创新实践
构建高效协同的文旅产业链,是推动产业从“大”到“强”的关键一步。
首次以“产业链”为主题的安徽文旅产业链对接大会以产业赋能为重点,坚持“构建高效协同产业生态”的战略定位,聚焦成果发布、供需对接、金融赋能、平台搭建等关键环节,集中推出了黄山西溪南高端休闲度假基地项目等25个精品招商项目。安徽文旅正以更加协同、开放、创新的姿态,全面迈入产业链群融合发展的新阶段。
大会特别发布了《安徽省文化和旅游产业链群研究报告》。“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产业集群塑造国际化发展新标杆,依托黄山、九华山等世界级文旅资源,形成黄山休闲度假等18个产业集群……”报告首次系统提出“437”文旅产业链群发展格局,即锚定四大产业链——休闲度假、文化创意、文旅装备制造、智慧文旅,聚链成群,打造37个文旅产业矩阵,深度支撑全省“一区三圈四带”协同发展。
本届文化旅游节还集中展示了一批科技赋能文旅的智慧应用产品,如科大讯飞发布AI翻译机推动文旅服务国际化升级方案、“游安徽”智能体和支付宝国际版“美好安徽 迎客天下”专区……这些创新举措充分体现了科创要素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
海外华文媒体走读安徽,用文字、图片、视频向世界传递安徽的独特魅力;“超级皖”美食争霸城市PK赛,“舌尖上的文旅”激发消费新活力;国际旅行商安徽行,促进国际合作与文化传播,共绘安徽文旅全球新图景……
当文化旅游节突破传统节庆的边界,成为感知安徽的立体窗口,以文化为魂,以旅游为韵,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传统与科技的激情碰撞,正让安徽以更鲜活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



皖公网安备 34100002000108号
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