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臭鳜鱼”游出国门

作者:李鹏飞 发布时间:2025-11-20 08:15 信息来源:黄山日报 阅读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近日,一批经黄山海关严格检验检疫合格的臭鳜鱼,从黄山徽母实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启程,发往新加坡。这条承载着厚重徽州文化的“富民鱼”,“游”出了国门,站上了世界美食的舞台。

黄山市不仅是闻名遐迩的旅游目的地,也是全国臭鳜鱼加工与流通的核心集散地。目前,全市已形成从养殖、加工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条。数据显示,黄山市年加工臭鳜鱼近6万吨,产值突破57亿元,带动就业超3万人,产业规模稳居全国前列,臭鳜鱼已成为仅次于茶叶的全市第二大农业特色产业。

然而,这条“徽味”的出海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技术性贸易壁垒高企、原料质量跨区域控制复杂、海外市场认知度不足等难题,长期制约着臭鳜鱼的出口步伐,让许多意欲开拓海外市场的企业望而却步。

“从一开始对海外标准一无所知、无从下手,到最终拿到出口‘通行证’,海关的全程帮扶让我们顺利走出了国门。”回顾此次出口历程,黄山徽母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汪洋深有感触。他表示,此次成功试水新加坡市场,不仅让企业看到了巨大的国际商机,更坚定了其深耕国外市场的决心。

为助力这道地方特色美食叩开国际市场大门,黄山海关主动作为,组建专项工作组,精准梳理新加坡等目标市场对腌制水产品的法规标准,量身定制《臭鳜鱼出口技术指南》,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合规解决方案。针对国外官方注册要求,海关实施“一对一”对标辅导,并模拟国外检查,帮助企业全面提升管理水平,补齐资质短板。

针对黄山本地原料鱼供应不足、主要依赖外省供应的产业现状,黄山海关创新监管模式,实施“跨关区协同监管”,与广东、湖北等主产区海关建立信息共享与监管互认机制。同时,运用先进的溯源技术,构建起从“源头养殖场”到“终端加工厂”的全链条质量安全数据监控体系,确保原料安全可控。海关还指导企业升级HACCP体系,在全生产环节筑牢安全防线。

为确保臭鳜鱼快速、高效通关,黄山海关联合徽州区政府、市商务局、黄山产业投资集团所属供应链公司、黄山机场等多方力量,共同制定了周密的全流程通关保障方案;依托海关政务服务平台,为臭鳜鱼出口开通“绿色通道”,提供“5+2”预约查检与证书“云签发”服务,实现了“优先查验、合格即放”,进一步压缩通关时长,充分满足企业时效需求,确保产品快速抵达国际市场。

下一步,黄山海关将围绕“十五五”规划方向,持续深化监管服务改革,推动申博信用网,申博sunbet官网黄山特色优质农产品走向世界,为黄山乃至安徽省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开放动能”。